新闻动态
新闻动态
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对话
2024/10/31 来源: 分享:


2024逐光而行


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对话于2024年10月28日在横店影视城成功举办,在此期间,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发起主题对话,邀请电影美术及相关行业嘉宾,一同探讨电影美术的焦点话题。



主题演讲:实时渲染和虚拟拍摄


UE中国中国区业务运营总监徐良安表示:


虚幻引擎(UE)作为一个实时渲染工具,已逐步拓展到电影和电视直播等领域,并在动画、电视直播和大型活动中广泛应用,逐渐成为业界的主流技术工具。例如,在动画制作中,虚幻引擎已经被多家知名公司采用;而在电视直播领域,许多技术底层的支持正是由虚幻引擎提供,无需直接沟通即可实现。


在电影视效和虚拟拍摄方面,虚幻引擎也占据重要位置。随着技术进步,虚拟拍摄已实现了更高的空间感和纵深感,并能与相机焦距完美匹配。同时,虚拟拍摄与绿幕拍摄结合,能够进行更灵活的灯光调整和实验,进一步提升制作效率。


此外,虚幻引擎还支持程序化生成场景,能够快速制作大量场景,显著降低制作成本。例如,通过编程可瞬间生成100个场景,大大减少人工需求。相比传统的离线渲染,虚幻引擎的实时渲染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带来革命性优势,尽管在体积感和复杂合成方面仍存在一定限制,但最新版虚幻引擎已在此领域有所突破。


新传输协议SMPTE2110和NVIDIA Rivermax技术的加入,使虚拟拍摄的数据传输更加高效、稳定,使得原本需要20台电脑处理的工作现在只需2台,大幅降低虚拟拍摄的硬件成本。


最后,虚幻引擎推出的电影渲染图形界面进一步增强了自由度和灵活性,通过节点化操作,让不同控制节点实现独立操作,为基于UE的图形渲染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。



置景/道具在影视行业内的重要性及发展



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置景道具专业委员会主任马刚作为主持,围绕《封神》《解密》两部电影,深入探讨道具置景在影视行业的关键作用及未来发展。

电影《封神》的陈设美术指导纪兆龙表示:在接手《封神》项目前,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、参观博物馆,以确保制作的准确性与历史质感。由于项目规模庞大,美术团队分为四个部门,他负责陈设道具部分,其他成员则负责戏用道具、场景等。

电影《封神》的戏用道具指导赵首艺表示:在木雕道具的设计与制作方面,他的原则是仅提供简单设计草图,不对雕刻细节过多干预,以充分发挥雕工师傅的技艺。重点在于保持传统木雕技艺的独特性,而不是美术草图的创新性。

电影《封神》的道具组长关毅进一步说明:团队通过泥塑进行初步造型后再扫描生成数字模型,从而优化制作流程并提高效率。3D打印和数字化管理在道具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比如通过3D打印快速呈现造型效果,大大缩短了审核时间。同时,纹样等设计经过数字化保存,方便后续组合使用,避免重复制作。

电影《解密》的道具组长刘煜涛则介绍了Enigma密码机的还原过程。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,与历史专家和数学家深入交流,并赴美考察,尽可能将密码机复原到原始状态,包括用金属材料制成部件,以确保道具的真实质感和使用手感。




AIGC在电影场景辅助设计中的应用



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视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郭建全指出,人工智能在效率提升上效果显著。例如,把概念图转成一种接近实景和绘画之间的效果,反而符合很多艺术性影片的调性。但他也强调,在文学或写实题材上,AIGC的控制仍存在难度。他目前正在参与的项目也在利用AIGC处理台词和语音,未来将借助AI推动台词翻译和导演剧本的分析,提高后期管理和资产利用效率。

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虚拟空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薄一航认为,为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和创作激情,不建议学生在创作中使用AIGC工具。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的阶段,更应该培养学生从视觉思维到计算思维的转换,为未来的电影行业做好准备。

中国电影美术学会数字艺术专业委会主任穆之飞认为,尽管AI技术不断发展,但不会影响电影的本质。作为文化和艺术的载体,电影承载着保护历史与传承文明的使命。未来电影形式或将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演变,但本质仍是情感表达。关键在于创作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实现与观众的有效沟通。

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视效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晓清指出,AIGC为美术创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可能。尤其是在道具设计方面,AIGC大幅提高了材质和纹理的生成速度,减轻了美术师的负担。他表示,AIGC的应用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,电影人应积极拥抱这一技术,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。




美术实现的成本控制



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作为主持,提出美术实现的成本控制话题。

优酷财务总监肖兵指出,近年来古装剧的美术费用不降反升,原因在于导演对于新场景的高要求,观众需求则并不总与此匹配。尽管虚拟拍摄在短期内未显著降低成本,但肖兵认为,随着技术发展和美术团队的配合,成本终将下降并提升作品的品质。

电影《宇宙探索编辑部》的美术指导郭欣勃介绍,为控制这部小成本影片的预算,创作初期即明确拍摄需求,绘制详细的分镜和美术造型图,并通过减少试错和临场消耗来节约开支。郭欣勃强调,通过概念设计高效解决美术问题是控制预算的关键,并建议行业提升创作效率,才能达到有效的投资回报。

短剧美术指导王泽锋分享了短剧中的美术预算策略:在场景优先级上精打细算,聚焦关键节点的视觉效果,以满足短剧观众的需求。同时,王泽锋通过自建仓储库,储备高质量道具和软装,以在未来项目中重复使用,集中资源打造核心场景,为剧情增色。

爱奇艺副总裁刘宇宁表示,爱奇艺为确保资金流向创作,引入了“分阶段管理”的概念,将策划、采购、执行和验收各阶段分离,防范资源过度集中在单一环节。刘宇宁还认为,虚拟和实景均属美术范围,尽管虚拟制作普及面受限,涉及导演、摄影、CG、虚拟拍摄等多维协作,但虚拟技术的合理应用将是未来美术发展的重要方向。




影视产业的法律保护与规范


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秘书长黄非作为主持,提出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创作问题,以及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如何保障自身的权益问题。

中国电影美术学会法律顾问刘志军谈到: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构成“作品”、如何在实践中给予保护,当下存在分歧和挑战。传统著作权法认为作品需要由人完成,即权利“属人说”。当前的创新实践着眼于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,将人工智能视为人类创作的辅助工具,强调人仍是作品的创作者。待实践中形成更多的共识经验后,相关法律必然会对人工智能做出更清晰的规制。同时,刘志军强调,即便人工智能生成物不被视为“作品”,投入者如果投入了财力和智力仍可能享有相应民事权益,可以许可和禁止他人使用。


就合同签署和权益保护问题而言,合同内容的公平性往往由主体的市场地位决定,双方可通过协商使条款趋向平等。当下美术行业具备与片方平等商讨的能力,不要受限于受雇者角色,可尝试通过约定发行分成等方式分享项目未来收益。签约的目的在于履行而非解除,尽可能促成交易,以免诉讼导致双方利益受损,尤其对于影视从业者而言,需权衡案内案外各种利弊,维持在行业内的长期发展。

中国电影美术学会法律顾问岳阳芸平表示,行业内近年频现仲裁与诉讼现象,反映出影视从业者对自身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。在签订合同时,应关注费用和时间条款,明确哪些费用应计入合同,防止“文字游戏”误导。此外,影视美术创作者应重视合同中的关键条款,避免仅计算拍摄日而忽略筹备期等重要时间段。


同时,不必对合同中的“任意解约权”过于担忧,因为《民法典》明确了解约权行使的条件。尽管甲方可任意解约,但需赔偿损失。岳阳芸平鼓励影视从业者提高维权意识,熟悉条款中的关键内容,保障自身权益。



成立于1980年,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,电影美术工作者依法在民政部登记的学术性、非营利性的国家一级学会,接受上级主管单位中宣部国家电影局的直接管理,是党和政府联系电影美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,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的团体会员,是发展我国电影美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。